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网站制度|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政策解读

【本级解读】蚌埠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吕家雨对加快蚌埠水运发展,打造“淮河流域航运中心”的介绍

发布日期:2018-09-18 16:02来源:市交通局办公室浏览量:

一、蚌埠水运的基本情况

航道港口。蚌埠辖区境内分布淮河、茨淮新河、涡河、浍河、怀洪新河等通航河流,长年通航总里程454公里,约占全省十分之一。淮河主航道蚌埠段全长142公里三级航道,常年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

运力情况。船舶保有量3605艘,运力594万吨,位居全省第二。2018年上半年水运企业完成货运量6600万吨,货物周转量250亿吨公里。目前,我市在册船员1.7万人全省第一;

港口岸线。蚌埠港被确定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淮河上唯一一个国家级主要港口。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蚌埠港总体规划》修订报批工作,规划港口岸线总长42.5km,共可建设泊位119个,目前共有泊位33个,其中1000吨级泊位23个,集装箱泊位2个,港口设计通过能力1500万吨,集装箱5.5TEU

二、蚌埠水运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运发展,将水运发展地位上升到建皖北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出台了《加快水运发展意见》、《集装箱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水运项目建设蓬勃发展。为加快打造皖北航运中心,我局高标准开展水运发展规划,实施航道畅通工程、港口群建设工程、物流系统工程等水运振兴工程,全面加快水运发展步伐。

(一)航道畅通工程。

1.加快船闸建设。提升航道通行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新建了淮河蚌埠复线船闸、浍河固镇复线船闸,正在建设的浍河五河复线船闸预计今年年底通航

2.开展航道整治。

①淮河干流航道整治。该项目蚌埠段共142 km,总投资约4.5亿元,建成后淮河蚌埠以下干流航道等级将由级提升为Ⅱ级,目前施工、监理单位已进场,正在开展施工准备工作,待施工图获批后可开工建设。

涡河航道整治。该项目蚌埠段56公里,总投资约2.8亿元,按级航道标准对涡河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施工、监理单位已进场,正在开展施工准备工作,待施工图获批后可开工建设。

沱浍河航道整治。该工程蚌埠段96公里,按四级航道标准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年底开工建设。

(二)港口群建设工程。

1.近年完工港口项目

为扩大港口吞吐能力,近年来先后建成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新港一期、淮河首个液货专用码头、沫河口力源码头、小蚌埠五源码头、怀远国电码头、怀远安澜码头、五河城关山水码头等一批省“861”、市“3461”水运重点工程。特别是建成了淮河首个集装箱码头——蚌埠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开辟了淮河集装箱运输新时代。

2.在建的港口项目

①中宏码头,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41000吨级码头泊位,年设计综合通过能力160万吨。其中件杂泊位2个,散货泊位2个。后方物流仓储,办公用房等

力源码头二期。项目总投资5.86亿元,拟建设111000吨级泊位其中1个液体化工泊位,2个件杂货泊位、2个散货泊位和6个多用途泊位,设计年吞吐量380万吨/2.5TEU

3.正在推进的港口项目

协调指导长淮卫临港综合码头、五河城南码头、固镇城关新港码头开展前期工作。

其中,长淮卫临港综合码头项目总投资4.2亿元,拟建5 2000 吨级泊位(多用途、散杂货泊位各2 个、件杂货泊位1 个),后方陆域设置临时堆场、集装箱堆场等区域,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80 万吨(其中包括集装箱13 TEU)。项目将实施“以港兴市、港园联动”战略,形成水、铁、公、空四位一体无缝衔接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港口码头、现代物流、临港产业、新港城”四位一体发展。

(三)物流系统工程。

转变以往的建码头仅限于装卸功能的思路,实施港口、园区、物流一体化发展,目前新港、力源等大型港口码头都建立了后方物流园区,形成了后方物流产业链和体系,积极与各沿海港口联系对接,全面打造皖北(蚌埠)水运物流体系。

三、蚌埠新港集装箱航线及二类水运口岸情况。

(一)蚌埠水运集装箱航班情况。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千里淮河首个且唯一集装箱码头,省级物流业聚集区,业务涉及件杂货、集装箱和现代物流3大板块,拥有51000吨级、兼顾2000吨级码头泊位,建成仓库面积5万平方米,堆场6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散杂货200万吨,集装箱10TEU2017年度,完成吞吐量150万吨。自2014年开通蚌埠——太仓首条集装箱航线后,又相继开通蚌埠——扬州、连云港、阜阳等集装箱班线,实现淮河运输通江达海的全面开放格局。自2015年开航以来,集装箱年平均增量50%2017年完成3TEU,预计2018年可实现3.5TEU。未来将按照淮河枢纽港、皖北地区、豫东南地区中转港的定位,打造绿色港口,发展绿色水运,服务工农业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二)二类水运口岸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由我局和市商务外事局共同牵头开展,全力打造皖北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32万元,占地面积13000 m2。利用现有内贸集装箱堆场,内设集装箱重箱堆场2600m2、空箱堆场1400m2、海关监管仓库、进境粮食货棚900m2,配套建设消防、环保、卡口以及熏蒸场地等附属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建设,正在最后验收阶段。该项目作为淮河流域首个集装箱水运口岸项目,将蚌埠港打造成为多用途综合港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进一步发挥蚌埠港的水运优势,对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提升对外竞争综合实力起到助推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