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网站制度|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6月28日《政风行风热线》

发布日期:2018-06-28 16:21来源:市交通局人教科浏览量:

 

市交通运输局《政风行风热线》预案

上线时间

2018628

上线单位

蚌埠市交通运输局

上线领导

姓 名

  

支立成

市交通运输局 副局长

其他上线人员

姓 名

  

 

市县乡公路管理局 局长

 

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副处长

冯永勤

市公交集团     副总经理

上线内容  (提要)

两个主题: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完善

备注

联系电话:3028838.3028828.17605529132

主题一: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主持人:2018年是脱贫决胜年,面对脱贫攻坚的严峻任务,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我市脱贫工作目标。下面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支立成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方面的取得的成果及2018年的规划。

支局长:好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进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化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认识,加快补齐农村交通运输短板,把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发挥在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工作中。以推动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为主要抓手,下好精准扶贫、脱贫的先手棋,积极打破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

一、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标准

目前,我市正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实施县、乡、村三级道路畅通工程。

(一)县级公路畅通工程

使全市每个乡镇具备1条连接国省干线或县城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三级及以上公路。

(二)乡级公路畅通工程

使全市每个乡镇具备1条与相邻乡镇最短捷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四级及以上公路,原则上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

(三)村级道路畅通工程

实施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在原有路面宽度的基础上加宽不低于1米。

实施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路基宽度不低于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4米;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不大于500米。

实施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实施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的同时,增加实施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每个较大自然村硬化一条从村口到既有农村道路的最短捷连通道路,路基宽度不低于4.5米,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特殊路段路基宽度不低于4米,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于3.5米;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不大于500米。

二、“十三五”期间农村道路建设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552.705公里,总投资17.7亿元,其中县级公路畅通工程120.009公里,乡级公路畅通工程431.459公里,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236.652公里,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689.886公里,老村级道路加宽改造工程876.564公里,贫困县非建档立卡村通村硬化工程198.135公里, 2018年底完成建设任务。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完工2020.445公里,完成总任务的79.1%,总投资已达14.05亿元。

三、2018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工作目标

2018年我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计划完成里程532.26公里,总投资3.65亿元。其中怀远县308.085公里,五河县129.338公里,固镇县87.626公里,禹会区7.211公里。截至五月底,开工里程532.3公里,开工率100%;完工里程482.731公里,完工率为90.69%

2018-2020年,我市将启动实施3年约2000公里的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4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进一步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基本实现村组通硬化路

(二)具体工作任务

1.继续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32.26公里的建设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4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的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同时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对已完工的项目进行质量巡查,并对巡检发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建设单位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2.继续加强巡查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管养机制积极推行农村道路路长制,建立健全三级路长管理体系。采取常态化治超与科技治超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县乡重要道路推行不停车检测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路域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与“美丽乡村”协同实施。

3.积极推进专业化养护。针对已建成路段,将加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及养护技能的培训,同时通过公开招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养护任务交由专业化养护队伍承担,并鼓励沿线村委会及群众参与到农村道路日常养护工作中。

4.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出台“四好农村路”建设及示范县创建工作规范性文件;积极申报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筹规划,提高通达深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我局致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畅通主线路,延伸乡村路,打通断头路,重点谋划偏远乡村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交通服务网络。

(二)责权一致,推进全面管理。一是完善制度。在各乡镇均设立了农村道路养护办公室,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二是加强巡查组建治超队伍,强化执法力量,清理路面堆积物,拆除非公路标志,查处超限车辆,开展农村道路常态化治超工作。

(三)务实创新,注重环保安全。一是突出环保理念。积极推广水泥冷再生技术对路基进行补强处理,防止环境污染,提升道路建设品质。二是加强安全防护近两年,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工900公里,实施“安全五小工程”1588处,受益人口153.7万人。

(四)强化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一是围绕质量强国战略,我局加大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单位组进合格原材、加大自检力度,抓好农村道路建设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处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对县、区农村道路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加强检查,指导县、区建立健全农村道路资金规章制度,确保农村道路资金用到实处,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题二:城市公交线网完善

一、今年规划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公共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6年,编制了《蚌埠市公共交通规划(2015-2030)》,为科学架构公交线网、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提供了全面支持。2017年,我市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城市公共交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今年,结合公交规划以及省运会的赛事需要,我们在几个重点区域做了重点规划,同时通过新增和优化线路,填补部分公交盲区。上半年我们新开通了159路公交线路,用于解决徽玻玻璃等龙子湖工业园区公交出行问题;优化调整微2线,重点解决滨湖新区居民出行问题;延伸136路公交线路,填补合一冷鲜城周边公交盲区。下半年我们将重点规划以下几个区域

1.奥体中心。为保障省十四届运动会期间市民前往奥体中心观摩开幕式和相关赛事,我市公交方面拟采取“普线+大站专线+散场摆渡线”方式进行保障。规划线路为:

1)开行十四届省运会临时公交专线10-12条。

2)调整129路途径奥体中心。

3)开行体育场至奥体中心公交线路,连接两处体育场所,并为沿线两侧居民提供公交出行。

2.体育场周边。市体育场公交首末站已开工,待竣工后公交线路将做如下调整:

1)骑路发车的117123150159路调整至体育场内发车。

2)合理优化1-2条线路进入体育场。

3.城南片区。待位于中环线北侧的城南新区首末站建成后,将规划开通城南新区首末站蚌医附院首末站的一条贯穿延安路公交干线,解决延安路两侧、延安南路的琥珀新天地、新地城市广场、龙门悦府等小区居民及一实小城南校区师生公交出行需求。

二、长期规划

现在大家都能看到很多路段的公交站台已安装智能电子站牌,很多公交线路已经实现手机扫码上车功能,主城区公交车已全部更新成新能源公交车,港湾式公交站台越来越多等等,这就表明我市公交以后发展将会更智慧、更绿色、更快速、更便捷、更安全。今后几年,我们将重点打造以下几大工程:

(一)线网优化工程。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有21条常规公交干线,37条常规公交支线,线网密度得到进一步增强。其中包含谋划两桥之间及滨湖新区、高新区等重要组团区域间环线;谋划新增数条运行于狭窄路况的微公交线路,增加微循环;谋划新增公交干支线解决新建城区及城市外围公交出行问题等等。

(二)公交提速工程。结合我市正在创建全国公交都市契机,尽快研究设置公交专用车道、BRT建设,保障公共交通路权。通过公交优先,做到公交优秀,吸引更多人转向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从而减少交通总需求,降低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转效率。

(三)智慧公交工程。今年我市将继续新增70块电子站牌,将实现主城区所有公交车扫描上车功能。下一步我们还要谋划定制公交,让固定的公交线路变成无形的,满足市民对美好出行新需求。

Top